来源:天眼新闻收藏
2024-03-26 21:15
在遵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为德国艾默生公司签订的一批订单产品,已经制造结束,目前正加紧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完成后即将入库发货。
突破国内领先技术10余项,突破锻件制造工艺100多种,申请发明专利130余项……贵州航天新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得到市场认可。凭借多年深耕核电市场的优势,2023年,贵州航天新力在国际市场斩获大单,成功拿下德国MS公司三个订单项目,总金额超2000万元。
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贵州以装备制造及维修服务为重点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支持布局建设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这一政策红利更加增强了贵州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信心。
作为“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布局地区,经过数六十年精心耕耘,贵州目前已培育聚集起100多家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安顺安吉精铸航空产业园动力站和无损检测厂房正在加快建设中
创新引领,技术升级换代
投资增长38.6%,增加值增长6.8%,这是2023年贵州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业的成绩单。
年度研发新品500余项,占全年产品种类的38%,这是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2023年的“新品”数据。
在致力于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建设的安顺市,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如火如荼,2023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8.39亿元,同比增长16.2%,目前已拥有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业企业62家,成长趋势令人振奋。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数控车间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航空航天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同时,对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贵州省各“涉航”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激发创新活力,以创新促进技术变革,推动产品“更上一层楼”。
日前,好消息传来,贵州航天凯星SE25700液力变速器已经进入工业性试验阶段,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贵州航天凯星首创了该液力变速器数字装配与测试仿真平台,为今后的新产品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去年8月,通过多项技术攻关,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合金——高强耐热镁合金,在国内首次应用于超大型铸件生产,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表面裂纹、疏松等瓶颈问题,且其铸造技术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而在贵州速威宇航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内,其牵头研发生产的自主专利牌号某不锈钢在产品结构、工艺方法等方面实现了改进提升,并应用于众多化工生产核心装置,打破了欧洲在这一领域对中国的封锁。
另一边,在遵义市,由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贵州大学、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三方共同牵头发起组建的“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制造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在强化技术协同创新、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我省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业不断积蓄创新动能。
数据连接,智能高效生产
3月14日,贵州航天林泉电机“微特电机智能化生产厂房建设项目”正式开工,预计两年后投入使用,届时将拥有年产20万台(套)微特电机生产能力,有力保障我国装备所需。
而在目前贵州航天林泉电机的精密微特电机仿真设计与检测试验公共服务平台上,通过数字建模仿真技术,产品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多物理域的精确设计。
“通过建模仿真,我们打破了以往‘设计—生产—实验—再设计—再生产……’的试错式研制过程,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提升研发效率,也节约了研发成本。”贵州航天林泉电机副总经理、科技委副主任卓亮说。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贴装生产线
向数字要效益,为生产添动力。在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装车间内,10米长的智能化贴装生产线正在分秒必争地为产品喷码,以实现对产品进行数据采集和质量追踪,同时为车间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参考。
据贵州航天电科电装车间副主任刘瑶介绍,智能化贴装生产线运用后,生产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15分钟,产品贴装精度达到30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一半,且产品合格率达99%以上。
此外,贵州航天电科自主研发的以PLM为核心的数字化研发平台、以ERP为核心的经营管控平台、以MES为核心的生产研制平台,正在依托数据核心资产,通过数字化转型,不断服务于我国航天数字化设计与分析,数字化验证及制造的需求。
降本增效,市场空间广阔
生产人员由60人降低至5人,用工率下降90%,产品月产量由200万件提升至2000万件,整体合格率由80%提升至95%以上——在贵州航天电器麻花针智能制造产线上,智能添动能已经是其竞争力提升关键所在。
据了解,麻花针作为连接器产品中负责信号传输的核心部件,具有体积小、工艺复杂的特点。加之该“针”所应用的产品广泛配套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飞机等重要领域,传统手工生产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
贵州航天电器麻花针自动生产线
“随着需求不断增长,2013年,我们就开始了半自动化、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工作。通过自主研制麻花针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对了产品绕线、点焊、冲胖、压接等全部工序的自动化改造。此外,我们还‘量体裁衣’为整个车间搭建了智慧管理平台。”贵州航天电器数字化专业总师刘蜜说。
而在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萃取装备生产车间,4套1850L×3的超临界萃取技术装备已完成生产并开始陆续交付。另一套出口哥伦比亚的超大型超临界逆流提取技术工业化装备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中。
目前,航天乌江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超临界萃取装备,自动化程度和控制精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特别是在装备运行能耗上,节能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等型号规格装备成本仅为国外进口装备的三分之一,运行能耗为同型号装备的60%左右。
贵州航天乌江1.2万方气凝胶扩能示范生产线
“2023年,航天乌江超临界装备全年新签合同超2亿元,出口哥伦比亚、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金额达200万美元以上。今年一季度,我们新签合同出口金额超1000万元。”贵州航天乌江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禹说。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