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收藏
2024-03-27 10:23
现代化的基础前提、动力源泉和核心要义在于工业化。在当前全球背景下,工业化转型已成为各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新课题,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工业化进程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化经历了从落后、有限,到挑战、转型,再到追赶、超越的历程。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增长,中国已基本实现了由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高端、技术密集型和创新驱动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工业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加速发展,我们已经清晰认识到,工业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已迫在眉睫,过去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和未来世界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亟需对工业化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判,走出新的工业化路线,以适应国家未来的发展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新型工业化是对我国过去和传统工业化的再深化和再升级,意在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开拓市场空间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工业迈向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将带动我国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工业体系转型。这一新的工业化路径将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势能、新优势、新布局,对于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剖析
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升级和新式工业化,是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能够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效率提升和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和新型制造技术的运用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新型工业化借助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全球化配置,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推进的新型工业化,内涵丰富,具有多重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阐释。
首先,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数字化、虚拟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其次,新型工业化是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的工业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社会、环境等非经济因素被纳入考虑范围,注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再次,新型工业化是创新驱动的工业化。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新技术推动着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最后,新型工业化是全球化发展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开放合作,促进各国产业共享、互相借鉴、互相促进,构建全球产业链。这不仅推动了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传统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是不同阶段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两者在很多方面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更高的创新水平、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等特点。
传统工业化注重大规模生产、低成本制造和产品数量的增长,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而新型工业化则注重增强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创新能力和智能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是在传统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它们都是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并致力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它们也都需要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价值。两者都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可以说,新型工业化不仅仅是新一轮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革命,更是一种制度上的变革。
传统工业化时期,工业化过程往往伴随着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深度干预,采取计划经济等方式推进工业化进程。而新型工业化则更加注重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要求,要求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传统的工业化是以规模效应和分工协作为核心,实现生产方式的“机械化”,而新型工业化则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数字化”。
这一新的工业化道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信息技术将企业、人员、设备和物料等因素相互衔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最优生产和最优全球资源配置。
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
新型工业化是一种全面创新的工业发展模式,它深刻地改变着工业价值创造的内在意义和外在范畴。它不仅注重传统工业要素的提升,如生产效率和产量的提高等,同时也更加注重对人才、品牌价值、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等非物质资产的创造和提升。与此同时,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在于智慧工厂,即采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机器和人工智慧结合起来,推进智能制造不断升级,为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世界的经济发展形势复杂多变,科技、经济、体制,以及环境等领域的新一轮变革正加速演进。新型工业化正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时期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然而,在实践中,推进新型工业化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深入探索和积极解决。
主要挑战
全球化竞争的压力。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新兴市场崛起,旧的经济体已经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全球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化竞争的压力。
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随着工业化的加速,环境和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传统工业化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已经非常严重,新型工业化要真正实现,必须面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的挑战。
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必须合作,切实推动新型技术的创新,同时,为了适应新型工业化需要,要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主要问题
产业结构和短板问题。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必须围绕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进行,以打造更加优良的产业生态。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没有形成具有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产业链,同时,对于一些短板领域,如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还需要进一步地开发和完善。
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改革。新型工业化需要政策的支持和体制机制的改革。然而,当前的政策和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政策缺乏针对性,体制机制不够灵活,无法满足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
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必须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并满足消费升级的要求。然而,当前国内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消费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需求不均衡等。因此,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的问题,加强市场营销和产品研发。
推进对策及建议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风险、挑战与矛盾,这些问题既涉及国内也牵动国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甚至还包括自然环境等非传统领域,对我国的经济和制造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随着全球产业布局深入变革、新兴技术不断融合和突破,以及高端制造遭受西方打压等多重因素交织,对制造业转型和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深刻把握产业变革的形势,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步伐,更高效、更优质、更环保、更智能地不断推进制造业再出发,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促进科技创新和提升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项充满荣耀和责任的重要使命,它虽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任务也同样艰巨。
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着力解决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生态等重要问题,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布局的优化。此外,也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导向,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全面落实产业升级和振兴战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从而加速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旨在为新型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同时还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
二是拓宽技术创新渠道。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成果、开展创新型研究项目、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等方式,加快技术创新的进程。
三是培养科技人才。政府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来到新型工业化领域。
拓宽市场开放和国际合作
新型工业化需要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深入的国际合作。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时代,加强与国际先进地区的合作交流,以获取技术、标准和资本的支持,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深化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规则制定和改革,打造良好的国际投融资环境。
二是参与并推动国际合作项目的落地,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研发、生产和销售,推动国际市场布局,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
三是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经验和管理模式,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
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和产业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优化调整,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基础。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环保和资源节约利用。在新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必须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利用,采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技术。
二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创新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政府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新兴产业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
培养人才和提高劳动力素质
人才和劳动力素质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资源和保障。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不仅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也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政府要制定更加完善、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创新型人才、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
二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需要大幅度提高职工素质,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职工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扩大人力资源市场。政府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调控,拓宽人力资源的供给渠道,鼓励企业建立多元化的用工关系,提升人才使用效率。
(作者:刘坤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