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 作者: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收藏
2025-04-14 09:24
4月11日,2025湖南省铸造年会暨第四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大会以“智铸融合 创领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的铸造企业、技术专家及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探智能制造与铸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中国铸造协会智能铸造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杨军受邀参会,并以《新环境下园区及企业智改数转路径与案例》为题作报告分享。
新环境下园区及企业智改数转
路径与案例
当下,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趋势,亦是企业战略性发展的目标,智能制造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将为企业构筑新型能力,是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和基础。
从智能制造标准看未来,国家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GB/T 23011-2022)、两化融合评估规范(GB/T 23020-2023)、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7-2020)、《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与评估》GB/T 43439-2023等国家标准为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指明了方向及目标。
经过“十三五”“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从“理念普及、试点示范”阶段迈入“深化应用、全面推广”的新阶段。
铸造行业是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铸造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报告给出了龙头企业及园区/集群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实施路径,并结合典型应用案例就转型形式及成效做详细阐述。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包含链式转型、集体转型、平台转型和自主转型四种方式推进,结合铸造行业特点,铸造园区及企业更适合集体转型和自主选点转型。
▼
典型案例
由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打造的水泵行业首个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水泵云,汇聚了多款“小快轻准”软件产品,已为园区10余家水泵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服务。
园区某泵阀龙头企业,是我国早期研发潜水电泵的主导企业,年产10万套成套泵类产品。
▶ 实施内容:
🔸 制造全流程运营管控云MES系统——包含工艺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绩效管理、APP应用等
🔸 可视化看板系统
🔸 与用友ERP(U8)系统集成
▶ 应用成效:
🔸 管理流程优化:打通订单、采购、计划、生产、质检、发货、售后、财务等关键业务,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协同作业和自动触发,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协同效率;
🔸 生产车间透明化管理:实现铸造、锻造、精铸、机加、喷漆和装配等全生产过程透明化和规范化管理;
🔸车间绩效自主核算:通过生产过程报工、质量不合格和报废等数据,实现车间绩效自主核算,减少人员工作量,提升数据准确性;
🔸 追溯识别与成本降低:通过产品赋码,实现生产、仓储出入库及售后三码合一,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 ...
——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
应用面向铸造企业提供的一站式数字化管理平台——铸造全流程运营管控平台 KOCEL FOM(卓越版)。
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MSA),基于行业数百家头部企业实践积累和30余项国家标准、团体标准自主研发迭代,提供工艺管理、计划管理、作业管理、质检管理、能源管理、仓储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设备数采(MDA)等十大核心应用,贴合铸造行业多个细分领域(砂型铸造/精密铸造/离心铸造/压铸等)企业的实际需求,解决铸造生产过程中工艺执行、质量监测、异常处理、物料消耗、产品追溯等问题,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运营全方位管控,助力数字化转型。
▼
典型案例
某大型铸铁件龙头企业,是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国铸造行业综合百强企业、第四届中国铸造行业铸铁分行业排头兵企业,铸件年总产能 80 万吨以上,生产球墨铸铁件最大壁厚为1200毫米,最大单件铸件重量160吨。
▶ 实施内容:
🔸铸造全流程运营管控平台 KOCEL FOM(卓越版)——包含工艺管理、计划管理、质检管理、熔炼作业、加工作业、涂装作业、工装模具、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
🔸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KOCEL MDA)——
🔸可视化管理系统
🔸与SAP、OA等系统集成
▶ 应用成效
🔸全面信息化建设:与SAP、OA、飞书等系统高度集成,保证关键任务和数据能够实时传递,极大提升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全面数字化管理:大型风电产品铸造、加工、涂装关键参数全面参数化管理,确保生产标准能够直达生产现场,减少信息孤岛,降低人为误差,大幅提升产品质量;
🔸模具寿命管理标准化:实时监控模具使用情况,确保模具得到及时地维修保养,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数据展示可视化:对工艺、生产、质量、设备等关键业务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和快速分析,自动生成各类业务报表,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企业成功实施智能制造项目后,通过财务拉动、业务拉动、绩效拉动等,将在生产、质量、能耗等多方面实现精细化管控,以助力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账号?点击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