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重榆液:让每道工序都成为创造价值的“利润源”——铸造分厂推行“阿米巴”管理破解成本困局的深度观察

来源:太重榆液收藏
2025-04-14 15:57

三帝科技3D铸造(修订)11111.gif

近年来,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环保要求趋严等多重挑战,太重榆液财务部通过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在公司铸造分厂实施独立工序核算管理,有效破解了传统铸造行业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大等难题。经过三年实践,该分厂在产量提升、成本控制、废品率降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传统核算模式弊端凸显 倒逼管理创新

铸造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基础环节,长期以来受制于粗放式管理模式负累。传统的整体统一成本核算方式存在核算单元过大、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难以精准反映各工序的真实成本状况,导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过去我们的成本核算比较笼统,很难精确到每一道工序的消耗,管理上自然难以精细化。”公司财务部人员董浩吉表示。2020年以来,受全球疫情影响,供应链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竞争需求。在此背景下,公司财务部决定率先在铸造分厂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通过细化核算单元,实现工序级成本管控。  

划分独立核算单元 实现精准成本管控  

“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核心在于将组织划分为若干小型独立核算单位,使每个工序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公司财务部将铸造分厂生产流程划分为制芯、熔炼、造型、清理打磨四个“阿米巴”单元,并建立各自的成本核算体系。  

在制芯工序,对254种砂芯建立标准成本数据库,通过砂芯称重系统确保投料误差率控制在0.3%以内;熔炼工序则对32种牌号的炉料配比进行科学核定,尤其是锰、硅、铜等稀有金属的投放实现精准控制;造型工序优化型砂、膨润土等辅料配比,降低砂箱不合格率;清理打磨工序引入机器人作业,大幅提升效率并降低能耗。

“每个工序的成本责任边界清晰,数据实时采集,谁消耗、谁承担,管理更加透明。”分厂负责人孟兴堂介绍。

0ad81fc225a0681f765f4c1236898786.jpg

超额利润分享机制 激发全员降本增效  

为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财务部针对铸造分厂各工序特点,建立了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各工序若实际成本低于考核基准,差额部分的40%将作为激励奖金;若高于基准,则暂不处罚,以正向引导为主。  

这一机制显著提升了员工的成本意识。制芯工序通过废砂回收再利用,材料成本节约4.2万元;熔炼工序优化炉体保温时间,单吨耗电量下降14%;清理打磨工序引入自动化设备后,动能单耗下降45%。

cb673b379f423f2946d4fbd6d05c5709.jpg

三年实践成效显著,减亏近2000万元

自2021年推行“阿米巴经营”模式以来,铸造分厂的成本管控能力显著增强。2024年,分厂铸造产量达9238吨,较2021年增长134%;利润虽仍为负值(-571万元),但较2021年减亏1956万元;废品率平均下降3%,累计节约材料成本6.06万元、动能成本31.2万元,人工效率提升0.8%。

“这套模式让每个工序都成了‘利润中心’,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经营’,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公司财务总监薛晋表示。  

目前,太重榆液财务部正计划将“阿米巴经营”模式推广至其他生产单元,并结合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提升成本核算的精准度和实时性。这场源于“成本”终于“管理”的“微观革命”不仅为太重榆液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成为企业走向“精细化、高端化、国际化、智慧化”发展之路的一个生动注脚,正如太重榆液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作鹏在今年经济工作会上所说:“只要我们坚持从“1235”战略举措出发,以内心的平静和行动的坚决,从容应对一切挑战,就一定能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4b869346218935a5f79b5302972ebf04.jpg


f0c9b0062de0d4e25534ac1aa76ced0.jpg
   378bc112d678210cd22564089d917a3.jpg
image.png
b17793cb55786b60bcbbcfe68e55d99.jpg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铸造头条微信二维码.jpg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