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收藏
2023-08-12 15:49
当前,智能网联化、新能源化刮起的一阵绿色“飓风”,引领汽车产业加速驶入“绿色+智能”并驾齐驱的发展新阶段。
“在能源革命(碳中和)和信息革命(AI及半导体)的双重驱动下,全球汽车产业将迎来产品形态和产业链价值的重构。”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朱云日前在第三届前湾汽车产业创新高端论坛上表示。
当前,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主要特征的“新四化”浪潮正席卷汽车行业。在此背景下,智能网联化、新能源化刮起的一阵绿色“飓风”,引领汽车产业加速驶入“绿色+智能”并驾齐驱的发展新阶段。
多元化挖掘绿色新动能
长久以来,传统汽车主要依赖化石燃料驱动发动机。随着环保理念普及,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而包括纯电、混合动力等在内的储能式电动汽车更是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唯一储能单元,动力电池发展也处于战略机遇期,其综合性能提升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焦点。“交通电动化需要高能量密度电池。”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指出。
随着制造工艺逐步提高,各类新型电池不断涌现。以固态电池为例,李泓表示:“固态电池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研发和中试阶段,中、日、韩在固态电池开发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欧美寄希望于通过固态电池改变现有动力和储能电池格局,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因为产业链成熟、选择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而率先实现规模量产。”
车载供能系统将向多元化发展。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提出,不能完全依赖电池解决碳中和的储能问题,要有长期储能的新思路。
除了纯电动,氢能也是多国押注的汽车转型路线。据了解,绿色甲醇可为加氢站及燃料电池车提供更为安全、加注便捷的氢源。“中国绿氢成本在急剧下降,绿色甲醇是绿氢最好的储运载体。绿色甲醇混合动力可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低温性能及快充站建设等痛点。”刘科说。
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
当下,“智能+低碳”新趋势在汽车领域结合得尤为紧密。在实现低碳化的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产品形态和生产使用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革。
作为汽车与信息技术两大产业创新融合的代表,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生事物。“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由单车自动驾驶和网联式汽车融为一体的新产品、新模式和新生态,是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新阶段。”
常规汽车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而智能网联汽车是机电信息一体化产品,需要汽车、交通设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包括4G/5G、地图与定位、数据平台)等多个产业跨界融合。另外,相比常规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区域属性及社会属性增加,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通信、地图、数据平台等地域属性的支撐和安全管理,各国都有各自的使用标准规范,因此智能网联汽车开发与使用具有本地属性。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李克强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必须立足高新技术与产业发展要求,并结合国情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通过建立中国方案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充分融合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特征,以五大基础平台为载体,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发展云支持的分层双解耦、跨域共用的车控计算基础平台;发展基于5G的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控制系统;车载智能终端基础平台全面赋能自动驾驶以及智能座舱技术实现;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实现快速更新+标准统一+全面监管;信息安全基础平台通过共性基础的安全技术与系统,为ICV中国方案提供安全支撑。”
形成自主可控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是驱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电动化、智能驾驶及数字化是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变量。”朱云表示,“密度提升、成本下降使锂电池快速规模化,固态、钠离子等新电池技术进展迅速;电驱动技术基本全球同步,新能源汽车带动电驱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具备产业基础;驾驶座舱将被重新定义,高度集成化可以充分扩展座舱的使用空间,逐步演进到一种移动空间。”
据了解,车辆智能化方面,我国自动驾驶已具备一定技术基础,智能汽车时代将推动算力及其供应链价值持续提升。不过,在我国自动驾驶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技术仍存在差距。对此,朱云建议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实现协同发展。
总体来看,当前在万物互联以及“双碳”目标驱动下,汽车产业进入生态化发展的新阶段,承载远超传统汽车产业的更多资源和要素,涉及不同领域、环节新技术。
汽车企业也对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承诺。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李传海表示,吉利依托“一网三体系”全域战略布局,实现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围绕两个“蓝色吉利行动”,加速能源多元化战略和电动化布局,实现100%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构建符合未来清洁、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的环保出行生态;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依靠超高算力支撑,构建强健的智能化基础,驱动和赋能智能化技术与应用持续升级。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