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收藏
2024-01-28 07:15
沈阳,铁西,卫工北街上,一座其状如鼎的建筑正诉说着中国工业史上的绚烂与辉煌。
这里收藏着天安门城楼上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等数十件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这里还完整保留了当时的亚洲最大铸造车间。走进车间,仿佛推开了历史尘封的大门,回到了那段激情四射的火红年代,这里就是国家工业遗产沈阳铸造厂。
提起这个工厂,了解的人也许不多,但提起它的另一个名字沈阳工业博物馆(以下简称“工博馆”)铸造馆却是游客们热衷的网红打卡地。据悉,该馆已通过中铸协纳入全国铸造博物馆工业旅游体系,并成为工信部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站在工博馆入口处,一座石碑格外引人注目,上面镌刻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的黑色大字。这块牌匾道出了工博馆的第二重身份,也表明了它厚重的历史价值。
完整保留翻砂车间原貌
走进翻砂车间,“穿越感”扑面而来。24米宽、30米高,占地面积8640平方米的硕大厂房里,按序摆放着车间最后生产时的所有设备。高耸的冲天炉被架在半空,保持着“一倾如注”的姿态;巨大的天车悬于房顶印满时代的痕迹;厂房中间的铁轨躺在原处,仿佛即将有大批钢锭要运进来……
“工博馆就是从这座车间不断扩展、完善而来的。其他地方都是扩建的,只有这里完整地保留了翻砂车间的原貌。这里的每一件设备都摆放在它原来的工位上,修一修、通上电还可以工作。”沈阳工业博物馆馆长王荣巍将这里的历史娓娓道来。
1956年,根据国家机械工业发展需要,沈阳铸造厂整合沈阳重型机器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沈阳第三机床厂等企业,组建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化铸造企业,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专业化铸造企业。生产能力最大时曾达每年3.8万吨,产品销往全国十余个省市并有部分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2007年4月17日,沈阳铸造厂浇注完最后一炉铁水后,完成了历史使命,在铁西区企业“东搬西建”政策下,搬迁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但翻砂车间被保留下来,200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铁西区将这处车间改建成博物馆。
“铸造是制造的基础环节。这个车间的价值不仅在于曾经的贡献,还在于它是中国工业从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向专业化路径转型的印证。这里为其他机械行业提供配套服务,其规模和水平也是当时先进性的代表。也正因为厂房的多重价值,在搬迁时铁西区政府才决定将其完整保留下来。”王荣巍表示。
艰苦环境中的火红记忆
虽然这座车间在当时非常先进,但却是整个铸造厂最艰苦的地方。“屋顶的窗户都是开着的,因为冲天炉常年燃烧,温度可达1600多摄氏度,整个厂房常年维持在四五十摄氏度。模具制作需要大量铸造用砂,这里粉尘也多。当时流传着一句俗话‘车钳铣没得比,铆锻焊凑合干,让翻砂就回家’。”王荣巍指着冲天炉旁边的工作场景雕像说,“你看这里工人们的衣服都是特制的隔热服,鞋子也不能系鞋带。一旦有钢水、铁水溅在鞋上需要马上踢飞,以防烫穿脚。”
翻砂环境虽艰苦,但却是辽宁工人创造精神财富的宝库。
肯钻研。在展馆内,一台电动砂轮机在无声地诉说着当时辽宁技术革新的火热故事。它是由全国劳动模范、当时铸造厂员工张成哲发明的,它实现了在部分打磨环节用机器工作代替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王荣巍指着电动砂轮机说,当时整个沈阳铸造厂的创新热情都非常高涨。虽然工作脏、热、累、险,但大家却喊出“穿白大褂干活”的口号,显示出辽宁工人乐观、豁达、不畏艰险的工匠精神。在大家的努力下,最终沈阳铸造厂研制成功了“三化、五机、十条线”,其中“流态自硬砂生产线”“无触点振动自动化生产线”是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全国最先进的铸造工艺生产线,能自动完成一系列流程,噪音、粉尘都极大地降低。
肯付出。在三线建设中,沈阳铸造厂援建了陕西鼓风机厂铸造车间、兰州石油化工设备厂、辽河油田等工厂,送人才、给设备,很多沈阳工人从此扎根他乡、奉献一生。
在工博馆内,除了翻砂车间,还收藏着数千件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珍贵工业遗产。其中,包括红旗二号导弹、大庆1205钻井队的钻头、新中国第一台六尺皮带车床、C620-1普通车床等在新中国工业史上的名牌产品。
然而保留保护仅仅是深耕工业遗产价值的开始,想让这些宝贝在当下持续散发生命力还需要在保护中利用,在传承中创新。近年来,工博馆在扩建展馆、丰富展品的同时不断提升“软件”建设,通过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活动、丰富多彩的研学讲座、主题鲜明的临时展览等方式不断吸粉,让展馆中锈迹斑斑的钢铁大块头“活”起来、“火”起来。2023年,工博馆共接待游客53万余人次,在劳动节、国庆节等假期更是频现预约爆满。
接下来,工博馆将会继续在展陈升级、文创开发等方面发力,努力打造全国工业旅游新地标。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