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生产机器人”,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未来场景,如今已在广东顺德成为现实。走进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展现着工业制造的全新变革。
在生产现场,十余台橙色的机器人各司其职,它们分工明确,熟练地进行着打螺丝、焊接等工作,AGV小车在其间来回穿梭,精准地运送物资,整个流程高效而有序。库卡中国营运与人力资源总监陈峰介绍,目前这条全自动生产线生产100公斤以下的机器人一般用时30分钟。并且,根据市场产能需求,还能调整生产节拍,单台生产时间理论上可以缩短到几分钟,甚至一分钟以内,这在技术上已经能够实现。
自动化生产机器人共有13道工序,除喷漆之外,其他工序都实现了机器人的智能化生产。其中,减速机安装工艺对精度要求极高,哪怕0.01毫米的偏差都不被允许。而通过AI视觉和自动编程,机器人能够自动将减速机精准安装到机器人本体铸件里,相比人工操作,不仅精度更高,还使得这条自动化产线单班产能提升50%,工时效率提升超过30%。
美的以库卡的技术优势为基础,不断加强中国与海外团队的研发合作和技术整合,持续推动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和自主可控。目前,美的库卡除了大型的RV减速器还没能完全批量国产化外,其他超过85%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高效生产的背后,离不开美的库卡在智能制造科技园周边搭建的完善机器人产业生态。自2019年落地广东佛山以来,库卡已经将85%以上的优质供应商引入该园区,极大地完善了华南市场的机器人产业布局。如今,电机、减速器、本体铸件等核心零部件10分钟内就能在园区完成采购,电机甚至就在隔壁厂房生产,直线距离不到100米。
美的坚持“技术—产业—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目前拥有库卡、瑞仕格、高创、极亚精机等品牌,产品实现了从核心部件到整体、从硬件设备到系统的全覆盖,已然成为全球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形成了“链主+专精特新”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在产能方面,美的库卡也实现了巨大飞跃。2016年,库卡机器人的生产规模为1.1万台至1.4万台,而如今在员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园区的年产能已达到3万台左右。2023年1月,投资2000万元的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式启用;同年5月30日,广东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二期正式投产,规划目标是每年生产8万至10万台机器人,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交付工业机器人超过8万台。
库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覆盖了汽车、锂电、光伏、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物流、医疗等领域,价格在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并且,库卡还在积极推进本土化和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推进机器人产业链的本土研发制造,另一方面负责物流自动化和集成业务方案。
展望未来,库卡已经和英伟达、DeepSeek、梅卡曼德等大部分AI厂商合作,目标是让每一个工序、环节都融入AI技术。未来将以库卡为主,把库卡在市场和客户上积累的一些数据模型,赋能给公司的AI平台,进而用AI算法或者AI模型来操控机器人,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随着“AI+机器人”应用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实现机器人的一键式调试与布局,还能将机器人联网,利用AI在线监测,提前将预判的故障和所需的零部件寄给客户,大大提升机器人的运维效率,节省调试、安装的人力和成本。
美的机器人也将不断开发更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加速供应链本土化布局,把库卡的技术优势、品质标准与中国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效率优势相结合,研制出性价比更优的产品,让更多企业用上机器人、用好机器人。这条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生产线,正以AI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引领着工业制造的未来走向。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
0
-
收藏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