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智造“变形计”:从汽车零部件进阶人形机器人
浙江智造“变形计”:从汽车零部件进阶人形机器人
来源:[铸造头条] 发布时间:2025-04-16 10:41 浏览:358

三帝科技3D铸造(修订)11111.gif

央视蛇年春晚,杭州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登台表演,将浙江在该领域的产业布局带入大众视野。人形机器人融合高端制造与人工智能技术,是具身智能产业的关键赛道。浙江发布《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2024—2027年)》,计划到2027年,全省整机年产量达2万台,核心产业规模达2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浙江具备“不出省就能组装汽车”的完备零部件制造产业链,其一体化关节、减速器等关键部件,与人形机器人“肢体”所需高度重合,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底气。

一、“技术同源” 推动转型

浙江汽车制造业根基深厚,但近年面临利润下滑、回款慢、研发受限等问题,促使企业寻求新方向。人形机器人与汽车制造技术多处重合,成为众多企业破局选择。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专家高泽龙指出,汽车制造积累的传感器、控制、算法等技术,为人形机器人研发提供支撑。如宁波拓普将新能源汽车电驱技术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长华控股凭精密金属加工技术研发高精度滚柱丝杠;宁波均胜电子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高精度执行器技术,分别用于机器人智能系统开发与关节控制。

均胜集团展厅里的人形机器人贾维斯,由均普智能旗下研究院研发,集成均胜电子、均普智能在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的技术,今年将量产。均胜电子定位 “汽车 + 机器人 Tier1”,在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上均有突破。长华集团也在全力推进滚柱丝杠产品项目,凭借多年汽车专用紧固件生产经验,已产出样品,正研发迭代产品。

二、汽车产业协同优势凸显

浙江通过政策引导、产学研合作等,构建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部分技术全球领先。虽产品多在研发验证,但头部企业计划 2025 年量产。传统汽车产业体系中,车企与零部件供应商合作紧密,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时,合作自然延伸,促进双方技术交流。

业内人士表示,研发人形机器人时,车企依终端场景与用户需求,为零部件供应商指明方向;供应商则凭借汽车零部件制造积累的工艺、技术与供应链体系,助力车企攻克难题。

以宁波旭升集团为例,作为全球新能源头部车企一级供应商,其进入供应链历经长期严苛试用。合作后,旭升集团在铝压铸件制造形成完整技术体系,合作不断深化。如今该头部车企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旭升集团也凭借技术与产能优势积极布局。浙江浙银汇金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范志敏提到,有 “汽车基因” 的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客户生态复用能力强,能降本增效,且可复用汽车供应链质量认证,节省时间成本。

三、政策引领产业落地

《实施方案》支持各地依产业特色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培育配套产业。如杭州、宁波提升关键部件供给水平;温州、绍兴、丽水依托电机和轴承产业发展相关零部件;台州、衢州发展精密减速器等。

不过,当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仍存挑战。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表示,技术突破需多学科交叉,当下动态平衡与运动控制、具身大模型、场景数据等方面存在技术壁垒,当这些难题解决,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商业化爆发。

目前,浙江拥有超 100 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A 股上市公司超 40 家。凭借技术、产业协同与政策推动,浙江有望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让更多产品从蓝图走进现实 。


f0c9b0062de0d4e25534ac1aa76ced0.jpg
   378bc112d678210cd22564089d917a3.jpg
image.png
b17793cb55786b60bcbbcfe68e55d99.jpg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铸造头条微信二维码.jpg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评论
分享

全部评论
  •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