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山西省“两高”项目重点管理范围(2025年版)的通知》,对《山西省“两高”项目管理目录(2024年版)》进行修订,其中一项重大变化引人注目——镁冶炼不再被列入“两高”管理范围。这一调整对山西省镁冶炼行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预示着行业发展将迎来新的篇章。
“两高”项目,即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往,这类项目在新建(含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时,需经省级生态环境部门严格审批环评报告,省级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并且,若项目增加能耗、煤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必须进行等量或减排替代,并制订替代方案。如此严格的管控措施,虽对环境保护与能耗控制意义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镁冶炼行业的发展速度与扩张规模。
以交口县为例,当地镁冶炼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像山西振华国为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高性能镁合金项目、山西红石镁业开发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镁基新材料项目,在建设前期需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满足各类严苛要求,历经多次论证与方案完善,才得以推进。
此次山西省给镁冶炼摘掉“两高”帽子,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有助于镁冶炼企业和项目获得良好政策环境。政策调整后,镁冶炼项目在审批流程上更加顺畅,可减少繁琐手续与等待时间,加速项目落地实施。其次,对于现有镁冶炼企业的改扩建和项目融资极为有利。企业能更便捷地获取资金支持,加大技术改造与产能扩张投入,提升市场竞争力。最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资源和要素集中配置。企业可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更高效地投入到核心业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山西省是我国金属镁的第二大生产省份,拥有银光华盛、瑞格金属等多家知名镁冶炼及加工企业。此次政策调整,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有望推动镁冶炼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企业可利用政策红利,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提升产品质量与附加值,增强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镁冶炼项目虽摘掉“两高”帽子,但并非意味着可以放松对环保和能耗的要求。企业仍需严格遵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以及地方能耗、环评、碳评等规定。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总体而言,山西省将镁冶炼从“两高”管理范围中移除,是对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持,也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寻求平衡的积极探索。随着政策逐步落实,山西省镁冶炼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高峰,为地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贡献更大力量。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
0
-
收藏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