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半导体并称制造业两大“底盘技术”,是国际竞争焦点。被“驯服”的镁材料,经中国科学家研发,在多领域展现广泛应用前景,为制造业带来新可能。
易燃易爆炸,镁曾长期坐“冷板凳”
镁性质活泼,易与氧气、水反应,其研究曾不受重视,仅在焰火、镁光灯中可见。中国镁储量占世界约70%,在浙江兰溪,一系列镁产品正加速研发落地,其“暴脾气”被驯服,有望成重要新材料。
兰溪镁合金半固态压铸中试基地,作业人员正在进行镁合金产品的半固态注射成型生产
让镁合金“刚柔并济”
2023年,兰溪市政府与重庆大学合作共建兰溪镁材料研究院。潘复生团队发现镁塑性差的问题,提出“固溶强化增塑” 新思路,实现镁合金强度和塑性同步提升,研发的多款镁合金成为国家和国际标准牌号。团队计划将镁合金强度提升至600兆帕以上,其密度低,能大幅减重,在汽车、计算机、航空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潘复生(右前)指导团队和学生科研
探索镁材料更多可能
兰溪镁材料研究院研发的多种镁产品推进顺利,部分已量产。我国科学家通过掺杂稀土元素,解决镁燃点低问题,开发出阻燃镁合金。潘复生团队的 “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与系统” 项目获国际奖项,镁固态储氢技术高效便捷,能提升燃料电池车续航。团队在镁电池、大型镁铸件制造、镁基生物降解材料等领域也有重要进展。
产业落地向“镁”而行
2024 年初,超威电源集团联合潘复生团队布局镁电池商业化产品。镁电池成本低、安全性高,各国都在加紧研发,其突破对我国意义重大。兰溪镁材料研究院的可降解镁合金钉板系统项目即将进入临床试验,该材料可降解,优势显著。兰溪建成镁合金半固态压铸中试基地,构建全流程转化体系,相关企业也在积极研发推广镁合金产品,推动镁材料成果转化。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
0
-
收藏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