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产品质量追溯能力,公司多缸机厂经过充分调研,立项实施了《整机自动拍照技改》项目。日前,由多缸机厂项目团队自主设计研制的整机自动拍照设备已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柴油机出厂检验迎来了突破性的技术升级。该项目通过智能化设备替代传统人工操作,实现了拍照流程全自动化,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追溯能力,为制造过程可视化管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技改项目实施前,多缸机厂柴油机整机外观质量存档完全依赖人工手持相机拍摄。受限于普通相机的内存容量,单张内存卡仅能拍摄约250台柴油机,且每台整机需从进气口、排气口、前后视角等7个关键位置拍摄,导致拍摄难度大、效率低。此外,由于拍摄装备高频次使用,造成损耗高、相机老化,频繁出现成像速度慢、画面模糊等问题,当市场反馈需要追溯的质量问题时,人工检索照片耗时费力,制约了市场反馈的响应速度。
为此,多缸机厂于2024年4月立项启动整机自动拍照设备技改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多缸机厂技术团队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在项目中追求创新的突破,从相机、镜头、工控机等关键硬件的选型到框架结构的设计施工,每个环节都凝聚着项目组的心血与智慧;同时,软件供应商也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摄像头选型、调试和检索程序开发等方面积极配合,确保该项目软件系统的专业性与稳定性。经过双方紧密合作,保障了技改项目的高效推进。
整机自动拍照装置
在技改项目组近一年的不懈努力下,该整机自动拍照设备已顺利通过设备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设备运行时,检验员只需按序扫描流程卡,当柴油机流转至该设备区域时,5只高清相机会自动触发拍摄,成像照片同步传输至存储服务器,并与整机出厂编号精准匹配保存,可充分满足拍照存储与快速查询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该项技改成果成效显著,一是通过构建智能化拍照系统,实现了柴油机外观检验环节的全流程自动化升级;二是通过设备应用减少1名检验员配置,有效降低人力成本;三是彻底解决原相机内存小、成像慢的效率瓶颈,缩短柴油机出厂检验时间,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四是针对市场反馈的外观问题,可通过快速检索照片,迅速定位问题环节,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追溯能力。
多缸机厂此次技改项目的成功实施,是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实践,打造了追求卓越的新质生产力,有力推动柴油机外观检验正式迈入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的全新阶段。在技改创新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多缸机厂负责人表示,未来多缸机厂将继续深耕智能化改造领域,探索更多“人机协同”创新方案,为构筑高效智能的现代化制造体系持续注入新动能。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
0
-
收藏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