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国斌: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辛国斌: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发布时间:2024-08-28 17:28 浏览:

1691626891346469.gif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决扛牢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刻领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就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牢牢把握五个方面。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必须深深扎根于产业发展的土壤,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当前,应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制造强国等战略任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把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融会贯通起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工业现代化水平决定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工业的主体,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和发展好完整产业体系,推动要素资源向先进制造业集聚、政策措施向先进制造业倾斜、工作力量向先进制造业加强,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强调要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特别是有的国家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给全球产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挑战。要强化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加强斗争精神,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优化升级,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充分释放我国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的叠加、聚合、倍增效应,构建形成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新型工业体系,以数据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当前要加快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对产业体系全方位、全链条改造,赋能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全面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要部门,我国工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的70%,是实现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厚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态底色。

二、准确把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大国竞争和博弈日益加剧,各种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国内工业总体上仍然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

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极大改变了生产方式、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并催生新产业新赛道,使产业体系发生系统性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主要特征是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将深刻改变全球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面对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赛道,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战略规划,瞄准重点领域实施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和长期积累,我国已在部分关键领域形成先发优势。当前,要紧紧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快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二)大国博弈日趋激烈深刻改变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

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地缘政治等影响持续发酵,非市场因素对经济全球化形成巨大冲击,全球产业链布局由成本和效率导向转向更加重视韧性和安全,呈现本地化、区域化、多元化等新特征新趋势。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制造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繁荣、保障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吸引实体制造环节回流。一些新兴经济体凭借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密集出台政策,大力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保持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难度加大。对此,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在重点产业领域形成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

(三)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由大变强的战略关键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逐步构建起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能力强的现代化工业体系。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接近40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31.7%,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30%以上,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5G、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大飞机、邮轮、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但总体看,我国工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在高质量产品供给、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还存在突出短板,正处于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此,要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发展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第一动力。要从技术、企业、平台、服务、园区等方面综合发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施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壮大科技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在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一批中试验证平台,增强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和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建设高质量制造业标准体系,以标准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提质增效,发挥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要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育集群,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体系优势,强化应用牵引、技术攻关,加快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深入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突破一批标志性装备和基础产品。用好首台(套)、首版次等政策,加快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关系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是我国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基本盘。要通过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聚焦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发展智能产品和装备、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进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完善绿色制造标准和服务体系,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处于并跑乃至领跑位置,这是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重要标志,必须把这个优势巩固好、发挥好。要聚焦优势领域,加快强链延链补链,扩大规模优势,增强技术优势,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协同发展,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高度关注新技术突破引发的颠覆性变革,找准风险点位,及时优化调整发展策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加强产能监测预警,发挥市场作用,合理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image.png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7%,目前大约占比13%,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要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动北斗在通信领域、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应用,积极培育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的增长点。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企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要抓大育小、梯度发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和动力。发展壮大产业链骨干企业,支持龙头企业优化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培育具有较强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行业领导力的一流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全面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完善中小企业工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监测体系,开展“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共享产能资源,支持和带动中小企业创新。

提升产业治理现代化水平。良好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土壤。要健全产业治理体系,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持续推动各项政策、各类要素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重点产业链聚集,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教育、人才政策高效联动,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强化金融精准有效服务,用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发展等基金,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大力培养大国工匠、卓越工程师和更多高技能人才。落实重大改革举措,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充分利用双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鼓励产业和企业“走出去”,推动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f0c9b0062de0d4e25534ac1aa76ced0.jpg
   378bc112d678210cd22564089d917a3.jpg
image.png
6f350e00b412319f2d7e8781779b9d2.jpg
2e830e3e1a92c15c744ae5968afa531.jpg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铸造头条微信二维码.jpg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评论
分享

全部评论
  •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热门文章
热门图片 更多
  • 中国铸造协会名誉会长、宁夏科协副主席、北京铸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凡参加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热门活动 更多
  • 暂无相关内容
合作伙伴 更多
  •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