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务“大国重器”到直面灵活、多变的商业市场挑战,中航重机是怎样实现“大象”转身起舞的?
向改革要活力
航空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花”。中航重机作为航空通用基础结构制造企业,承担了为航空工业现代化提供关键零部件配套、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中航重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志宏与记者一见面就直奔主题。
改革的第一步是做“减法”。王志宏说,近年来,中航重机在航空工业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先后剥离了新能源、燃机等非主业资产,聚焦高端航空锻铸造、高端液压环控等主营业务。
聚焦主业后,公司各个板块均取得不错的成绩。2023年,中航重机控股的企业,中国大型模锻件“一哥”——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公司的国际市场订单同比增长38%,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0%以上;高端环锻件“翘楚”——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公司(简称“安大公司”)抓住外贸增长机遇,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00%,新增外贸订单3.4亿元,同比增长48%。
在完成了“减法”之后,中航重机进一步借助资本市场做“加法”。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为了进一步强化锻造主业,补强公司大型模锻件生产能力,健全增材制造、减材(机加)等成形方式,构建新生态配套环境,中航重机收购了宏山公司80%股权以及激光公司和安飞公司部分股权,并分别对安大公司、力源公司、永红公司进行了增资。
中航重机2024年重点实施的“三新”战略被视作改革中的“乘法”:通过构建“材料循环及再生—成形制造—基础结构”新生态配套环境,创新“研究院+企业”新业态运营模式,打造“新时代航空通用基础结构配套体系”新平台。王志宏表示,这是公司根据对形势的预判进行的部署,“以后的竞争是产业生态的竞争,如果不能这样整合的话,是没有办法降低成本,实现产业的持续改善和发展的”。
“公司创新‘研究院+企业’的新业态运营模式,不仅解决了客户痛点,还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王志宏说,中航重机有10多家子公司,每个子公司面对的下游客户可能是同一个主机厂,通过设立研究院和市场区域协调中心,打破了不同法人主体之间的壁垒,实现一体化运营,从市场、技术、服务到售后实现材料集采、市场协同、检测共享,解决内部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同时,各个子公司遇到的客户痛点汇总到研究院,研究院可集中科研力量解决,这对于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中航重机党委书记、董事长冉兴在2023年12月举办的深化改革研讨会上要求,深入实施“党建、军用、商用、民用”四大工程。同时,要打破企业内部小院高墙,搭建共享平台,形成“无边界化”的组织间联系和“工艺专业化”的资源配置形式,以“小金字塔”的组织运行方式提高效率。这些举措体现了中航重机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为战略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向科创要动力
从航空工业产业园走向航空锻铸造基地,从高端液压、环控产品到助力航空“大国重器”一飞冲天……科技创新引领中航重机突破一个个曾经“卡脖子”的问题,助力公司竞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
“未来航空装备的发展趋势是超高空、超高速、长航时、高可靠性、长寿命,对锻铸产品的要求为超高强度材料、整体结构、残余应力小、加工余量小、质量稳定性好的精密锻铸件。”王志宏表示,这需要企业在新材料、新工艺上加大研发投入。
中航重机正加快深化“研究院+企业”的新业态,通过建立分层、分级、分类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产业链,构建技术创新策源地,建立统一、先进、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对所属企业市场开拓、质量与成本控制、产品交付形成支撑,产生的收益对研究院科研进行反哺。
王志宏介绍,中航重机目前已经形成“1总院+3分院+8所+N个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航空通用基础结构”新平台。尤其在一次成形整体功能部件的铸造技术研究应用方面,中航重机多次突破大型复杂薄壁铸件成形难题,相关科研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中航重机对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视显而易见。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加52.53%至6.61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提高到6.25%。公司还与多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项目,特别是在材料循环再生利用方面的项目,被纳入工信部技术创新需求揭榜挂帅榜单。
公司创新成果丰硕,仅2023年就申报专利302项,其中发明专利173项。此外,公司还编制标准11项,材料研发中心等12个重大科技项目完成立项。公司旗下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力源公司”)的“基于高安全架构的大型飞机液压系统项目”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大公司的“大规格高均质高强韧钛合金锻件研制与应用”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向市场要潜力
“中航重机在发展过程中的驱动力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发展模式是材料企业根据客户要求来图来样加工,现在已转变为对客户需求进行前沿性研究,公司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逐步体现出来。”王志宏说。
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动能,王志宏表示:“要把核心主业做强,谋划‘十五五’,目标是实现军用、商用和民用三大业务板块大体相当,形成支撑公司发展的稳固三角。”
“商业航空市场是高度全球分工合作的产业,中航重机的装备技术能力水平是完全能适应全球航空市场要求的。”王志宏介绍,改革开放初期公司就已进入商用航空和民用产业市场,如今还赶上了国产大飞机商用起量的市场机遇,此时投入更多资源倾力打造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具备良好的市场支撑。
中航重机的行动力有目共睹。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商用航空工程和民用工程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民用航空收入同比增长88.55%,民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18%。商用航空工程和民用工程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公司的业务多元化,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创新创造打下坚实基础。
中航重机还在通过资本市场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公司围绕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建设目标,聚焦低空经济产品研发与应用场景拓展,不断完善战略布局与改革措施,持续构建低空产业体系。
力源公司已成功参与小鹏汇天X3飞行汽车电液锁研制项目。此外,力源公司依托内部与外部资源组建IPT团队,通过联合开发快速推进项目进度,一个月内完成近230项零部件加工与首套产品试验,并按期交付装机件,为企业民用航空产品转型升级和新业务赛道拓展创造坚实基础。
中航重机管理的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同样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在新园区规划商用民用生产线,以支线物流、短途客运等无人货运飞机结构件和精密铸件为突破口,完成28项产品稳定性与符合性验证及综合能力评估,为后续批量订货打下基础。
中航重机正逐步实现由传统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产业集团转型,在航空工业“一心、两融、三力、五化”的发展战略引领下,中航重机正在不断向纵向延伸,致力于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装备制造企业。
“未来,中航重机将始终以航空产业为本,立足材料成形专业化发展,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以成为商用航空领域世界一流的通用基础结构专业化供应商为中长期愿景,推动向航空通用基础结构专业化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全球航空制造领域的优势竞争地位。”王志宏说。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
0
-
收藏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