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合肥正全力迈向打造全球最大镁合金基地的征程,这一宏伟规划备受瞩目。
根据《合肥市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合肥的发展目标清晰且极具雄心。到2027年,镁基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要达200亿元;到2030年,计划集聚镁基新材料企业150户以上,产业整体规模突破500亿元,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镁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功能布局上,积极向储氢(材料、装备)、航空航天应用领域拓展,远期还规划布局医疗器材、人形机器人、农业镁氢肥、镁二次电池等领域,为产业的长远发展绘制了全面而细致的蓝图。
合肥在打造镁合金基地上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资源层面来看,合肥市白云石储量居安徽省第二位,冶镁用白云岩保有储量约5亿吨,氧化镁含量在21%左右,且铁硅元素含量低,是优质的冶镁用白云岩,为镁合金产业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原材料保障。
在冶炼技术方面,云海镁业公司采用的“一步法”工艺优势显著。相较于传统“二步法”工艺,省去二次熔炼环节,吨镁合金综合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比国内平均水平低1/3,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产业链完整性更是合肥的一大亮点,合肥市是全国唯一具备镁基材料完整产业链的城市,已建成“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铸锭-深加工-废镁回收利用”完整产业链,产业协同效应明显。
此外,合肥的市场区位优势突出。其汽车、家电、低空经济等产业是镁合金消费增长最快的领域。2023年合肥市汽车产量134万辆,同比增长13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同比增长140%;家电“四大件”产量6461.03万台,同比增长12.4%。并且作为全国六个eVTOL试点城市之一,在镁合金应用上占据先发优势,庞大的市场需求为镁合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为推动镁合金产业发展,合肥市将设立镁基新材料产业基金。加大现有种子、天使、成长期基金集群对镁基新材料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着力组建镁基新材料产业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在应用领域,合肥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布局。在交通领域,积极拓展镁合金挤压成形技术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的应用,利用镁合金的轻质特性,助力交通工具实现轻量化改革,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交通工具的性能和竞争力。
在科技领域,瞄准人形机器人这一极具潜力的市场。镁合金轻质和高强度的特点,能完美满足人形机器人对材料性能的严苛需求,有助于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升合肥在高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能源领域,向储氢(材料、装备)方向布局。镁储氢材料可在固态中温常压条件下进行循环储氢,有望大幅降低用氢成本,提高安全性,为能源存储和利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助力能源产业的变革。
医疗领域,远期计划向医疗器材方面布局。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心血管支架、骨钉等已通过相关认证并应用于临床,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镁合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为医疗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合肥打造全球最大镁合金基地的规划,凭借其明确的目标、坚实的基础、有力的支持和多元的应用布局,有望在未来取得辉煌成就,不仅推动合肥本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也将对全国乃至全球的镁合金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引领镁合金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牵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登陆www.zhuzaotoutiao.com发表您的作品
-
0
-
收藏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请稍候...